電院學子奪得西電第八屆“慎學杯”辯論賽總結賽冠軍
西電第八屆“慎學杯”辯論賽總決賽落下帷幕
西電新聞網訊(通訊員 竇金娣 顏思彤)6月12日晚,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第八屆“慎學杯”辯論賽總決賽暨頒獎典禮在南校區大活小劇場隆重舉行。經過通信工程學院辯論隊和電子工程學院辯論隊的激烈對決,最終電子工程學院辯論隊奪得冠軍,電子工程學院辯論隊邊暢同學獲得總決賽“最佳辯手”稱號。
本次辯論賽邀請到西安交通大學校辯論隊教練、中華名辯盟理事會常務副主席張愛萍,西北大學校辯論隊教練、華中師范大學歷史學博士路中康,西北政法大學校辯論隊教練、理律杯全程最佳辯手兼冠軍潘晨子,以及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碩士、西電朗誦與主持人團指導教師齊欣等4位老師擔任評委。校團委、通信工程學院團委、電子工程學院團委等相關老師受邀參加活動,各學院辯論隊代表、辯論社團、大學生骨干培訓班等400余名同學一起觀看了比賽。

比賽現場
本次決賽,通信工程學院和電子工程學院圍繞“當今中國更應該培養民族自豪感/民族危機感”展開激烈辯論。正方通信工程學院的辯手認為在十九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今天,培養民族自豪感能更有利的弘揚我國悠久的傳統文化,增強民眾的幸福感。反方電子工程學院則認為當今世界看似一片和平,實則暗流涌動,危機重重。在中國小農經濟下的知足常樂的影響之下,只有培養民族危機感才能更具有前瞻性的發現危險,及時預防。正方辯手認為及時發現問題并預防取決于專業知識和能力,而不取決于危機感,并以昆曲和京劇為例,闡述從民族自豪感出發的主動比從危機感出發的被動更有效。反方則緊追不舍,稱在危機四伏的今天如果不培養民族危機感,不具備想發現問題的意識,我們的國家很可能再次經歷清王朝的磨難。雙方辯手的對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危機感對民眾心理的改變展開了激烈的討論,雙方你來我往,唇槍舌戰,妙語連珠,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評委老師認真觀看比賽
賽后,評委老師分別從不同方面闡釋了對辯手的評價和指導。評委老師充分認可了雙方辯手對此次比賽的準備,以及雙方辯手對辯論技巧的靈活應用。其中張愛萍老師引用習總書記在2018年新年賀詞中的講話,闡釋了辯題中“當今中國”的特殊時代背景,而雙方辯手對“當今中國”的背景結合并不充分。當今中國積極進行奮斗和愛國主義教育,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在感受中國成就的同時,保留一份冷靜和理性。路中康老師在點評雙方辯手在辯論技巧和邏輯方面的不足后,又為大家普及了小農經濟的相關歷史背景,豐富了同學們的文化底蘊。他循循善誘引發辯手和觀眾們的深入思考:“最大的勇氣,是看透生活的本質還熱愛生活。”潘晨子老師則為辯手們提供了新的思路,提出習總書記提出的的“總體國家安全觀”,進一步闡述了中國危機四伏暗流涌動的現狀,并為雙方辯手論證的完整性提出意見。齊欣老師從語言表達和儀態上給出了專業的評價與建議,幫助辯手們克服儀表和臺風方面的不足。評委老師深度的點評贏得了同學們的陣陣掌聲。
本場比賽不僅讓辯手和觀眾們體會到邏輯碰撞的快樂,更引發了同學們對民族文化自信和憂患意識之間辯證關系的深入思考。

電子工程學院獲得冠軍
據了解,“慎學杯”取“慎言博學”之意,前身是“文明杯”辯論賽,2013年更名為“慎學杯”辯論賽。現今,它已經發展成為了西電培養學子思辨精神、提升學子人文素養,培育和選拔學校中文辯論隊選手的重要平臺。
本屆“慎學杯”辯論賽采用黃金聯賽賽制,歷時兩個月,共有16支學院(部)代表隊參加。比賽圍繞“思辨青春行,筑夢新時代”的主題,對當今中國的發展及相關政策展開深入探討,讓身為青年的我們積極關心國家大事,為國家的發展獻言獻策。其中關于民族品牌、租售同權等方面的辯題緊貼社會熱點。比賽全程采用網絡直播方式進行宣傳,同時,在西電青年的系列推文總瀏覽量超過四萬五千人次,覆蓋面及參與人數已突破歷史新高。